李鸿洋:思维像种子会发芽——

  粉笔对于80 90后而言,是一段承载着青春与成长记忆的载体,一根根粉笔,不单是时代教育的缩影,更串联起了不少校园回忆,今天的【青春创想理所当“燃”】我们带您认识的,是一位在小学时,因粉笔结缘青创赛的青春创想人,她叫李鸿洋。拿她的话来说,参加青创赛的经历,像一把钥匙,为自己打开了认知世界的新维度。

  青春创想人 李鸿洋:“我是李鸿洋,在2003年代表山西省参加了全国的青少年创新科技大赛,现在在北京做活动策划。”

  青春创想人 李鸿洋:“当时是小学四年级,发明的是一个新型粉笔盒,我们那个年代还是用粉笔做板书,看到老师拿取粉笔比较困难,就想做一个比较简便的的粉笔盒,老师也不太脏手,帮助老师来拿取粉笔。特别印象深刻的是两位老师,一位是小学老师,一位是中学老师,在我这个产品面前,做了一次激烈的辩论,小学老师觉得特别方便,中学老师就觉得很鸡肋,没有必要。发明成果是见仁见智的事情。我们做这些创新发明,除了锻炼自己的思维也是为了方便他人。”

  青春创想人 李鸿洋:“现在我主要做活动方面的策划创意类的工作,会接一些年会或者是医学发布会,从开始策划一直到落地执行,我会写创意策划案。之前我们有一场会,也是客户想要一些创新的亮点,我们就想到脱口秀比较火爆,就把常规的主持人换成了一个位脱口秀演员,用他来做整场会议做串场,效果也是比较好的。”

  青春创想人 李鸿洋:“积累还是比较重要的,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,加上自己的思维,也需要团队协作,会开头脑风暴的会议,大家一起协作来完成这个事情,最后会呈现一个比较丰富的作品。”

  Q:如果请你来做新一期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策划或者推广,你会怎么做?

  青春创想人 李鸿洋:“我觉得可以加入直播这个元素吧,因为我们原来参赛就是一块展板,加一个小桌子,自己来讲自己的作品。加入直播之后,学生们的作品能更好更多的展示,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