聆听极地故事,探秘地球之极 | 山西科学讲坛第925期讲座开讲

本文发布于:2025-11-11 来源:山西省科技馆

11月8日,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、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高登义博士受邀做客“山西科学讲坛”,带来了一场题为《南北极的故事》的精彩科普报告。作为我国完成地球三极(南极、北极和青藏高原)科学考察的第一人,高登义博士以其19次赴北极、3次赴南极的丰富经历,为现场观众展开了一幅充满奇观与思考的极地画卷。

讲座现场

讲座伊始,高老师从基础地理知识入手,清晰阐述了“南极是大陆,北极是海洋”的本质区别,并介绍了关于南北极形成的科学假说,为整场讲座奠定了坚实的科学框架。

老师现场授课

随后,他借助在极地亲手拍摄的一幅幅精美而珍贵的照片,以生动幽默的语言,将极地的生命故事娓娓道来。他讲述了高智商的北极熊如何与北极考察的学生智慧互动;揭秘了每年往返于南北极之间、飞行距离最长的候鸟——北极燕鸥,如何通过互相追逐、空中“对歌”、翅膀摩擦(如同拥抱)来完成浪漫的求偶;还分享了王企鹅在“花样游泳比赛”中不甘失败的趣闻。这些故事充满了拟人化的情感,引得现场笑声与惊叹声不断。

高老师与现场青少年互动

除了活泼的动物世界,高博士还展示了极地奇特壮美的自然现象:北极冰雪中意想不到的绿洲——北极雪绒花、蘑菇与罂花;千姿百态的冰山雕塑;以及有别于陆地的、漫长而奇幻的南极日出与日落景象。这些画面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了地球尽头的纯净与神秘。

然而,讲座不止于展现美好。高登义博士更以科学家的责任感,揭示了极地动物面临的生存挑战。他详细解释了因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盖融化,以及人类活动影响海豹数量,迫使北极熊不得不改变“饮食结构”以艰难求生的现实。

讲座结束后高老师为青少年写寄语

最后,他引用达尔文的名言——“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,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,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,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”,将话题升华。他以此启示大家,面对全球环境的变化,人类也应从中获得智慧:我们必须学会适应地球环境的变迁,在这充满不确定性的变化中,找到并践行确定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。

整场讲座在热烈的互动中落下帷幕。高登义博士不仅带领公众进行了一次难忘的极地漫游,更在无数年轻学子心中播下了科学探索与环境保护的种子,激发了现场青少年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。

文章主题词: 极地故事 地球之极 山西 科学讲坛 讲座开讲
(作者:)
评论(0)